國產紫外分光光度計是化學和生物學研究中*儀器,它能夠量化測定樣品中的化學分子或生物分子的濃度。過去,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需要借助昂貴的、大型的專業(yè)儀器,但現在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進步,普通實驗室現在也能方便地獲得較小型的、更經濟實用的紫外分光光度計。
利用紫外線對待測分子的吸收特性進行濃度分析。紫外線的波長通常在185至400納米之間,這一范圍包括能夠被很多有機分子所吸收的光。當樣品與紫外線相互作用時,匹配的波長會被分子所吸收。光通過樣品后的被吸收的量與分子的濃度成正比。為得到準確分析結果,我們需要先根據樣品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波長范圍,然后將待測樣品與標準溶液分別置于光路相同的條件下測量并計算出待測物質的濃度。
為了確保正確的實驗結果,我們需要在進行測定之前準備樣品。應優(yōu)先使用純凈、無污染的試劑和試樣,并將室溫鎖定在20至25°C之間以消除傳感器漂移產生的誤差。正確的光路配置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就需要遵循儀器說明書上提供的準確指導以減小系統(tǒng)噪聲及雜散光的影響。此外還應該隔一段時間對儀器進行基礎校正,確保路徑長度和比例因子等參數都是準確無誤的。
國產紫外分光光度計的維護及保養(yǎng)方法:
1.保持清潔
始終保持儀器干凈。在檢查樣品/標準液之前,請先用棉花球或紙巾輕輕擦拭試驗室桌面等環(huán)境表面;然后再將UV或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的光路清潔,以確保窗口、璧垛阻隔和光源透鏡的清潔,從而避免光路元件上的灰塵、污漬或其他雜質影響測量結果。
2.定期校正
每周/月進行一次特定波長范圍的基礎校準,以檢測出任何變動,并對應調整偏差;同時可以進行覆蓋整個波長范圍的常規(guī)校準。
3.合理保存
不要在儀器周圍擺放試劑瓶等容易破碎的物品。儀器應存放在干燥、陰涼處;防潮、避光,并始終保持水平,避免移動時產生震動損傷儀器。